近年来,县人社局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,紧扣“三医联动”核心,从部门协同、数字赋能、基层建设、服务创新四维度发力,推动医疗机构发展、患者受益、就医便捷的多赢局面。 部门协同联动,构建治理新机制 建立医保医疗协同治理工作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研究解决堵点问题,形成协同治理工作合力。通过医保、卫健联合推动网采和集采,实现集采覆盖率87.18%,综合网采率达95%,较上年提高15%,集采药品平均降幅达58%,网采率达90%以上,累计拨付集采结余留用资金33.3万元,鼓励医务人员使用中选产品。落实2023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,新增111种药品纳入医保报销,平均降价60%,满足群众用药需求。 聚焦数字赋能,打造服务新平台 依托陕西省医保信息平台,加速推广医保码结算,覆盖挂号、购药、异地备案等全流程应用,实现县、镇、村三级医疗机构“一站式”即时结算。开通“刷脸购药”人脸识别完成支付,解决群众记不住密码,忘记带身份证或医保卡的问题,群众就医时间平均缩短30%,异地就医备案线上办理率达95%。推广职工绑定家庭账户,实现个人医保账户家庭共济,代缴居民医保,落实门诊家庭共济报销29.43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81.89%,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医保结算便捷度。 突出基层导向,筑牢服务新根基 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总院,整合8家镇卫生院、63个村卫生室,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,实行“人财物”统一管理。通过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(DIP)为主,按人头、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,采取医疗服务“上门找患者”,医保大数据筛查“政策找人”,摸清患病人员底数和疾病类型分类精准施治,共同服务保障人民健康。医共体内分院住院人次同比增长209.09%,基层医保基金支出占比增长16.31%,次均住院费用同比降低8.3%,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。 创新服务模式,开启服务新篇章 采取服务下沉、网点延伸和流程再造,形成“县城有专厅、乡镇有窗口、村村有网点、手机能办事”覆盖城乡的“15分钟医保服务圈”。创新建立“医保+家庭签约医生+患者”服务模式,为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提供免费体检、用药指导和医保报销跟踪服务。开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购药“双通道”,全面落实53种门诊慢特病待遇568.37万元,切实解决群众“用药难、跑腿多”问题,践行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宗旨。 下一步,县人社局将持续深化医疗保障改革,提升管理服务效能,强化“三医”协同治理,发挥三重保障制度减负作用,巩固提升医疗保障水平,守好人民群众的“保命钱”“救命钱”。(通讯员:县人社局 朱德华 杨聂)